浙江摄影家 | 傅拥军:每一位村民和扶贫干部都是主角
■ 图、文 | 摘自《梅林村——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影像档案》
■ 文《傅拥军的梅林春天》郑晓林 刊登于《浙江画报》
《梅林村——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影像档案》
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由“为什么选择梅林村”“梅林村支部第一书记和支教老师口述实录”“脱贫攻坚人物特写”“梅林村艺术计划”“梅林村的传统文化”“梅林村的改变和发展”“调研手记”组成。本书中的影像主要以环境肖像的形式拍摄,村民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面对镜头时不会显得过于紧张,拍出来的肖像更接近自然状态。梅林村的村民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他们值得被书写。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精神与尊严都应该被展现、被看见。在这场人类历史上困难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高的脱贫攻坚行动中,每一位村民和扶贫干部都是主角。
©2018 年2 月,班月在自己家里。她是一个很喜欢画画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在广东打工。傅拥军摄影
说到底,一切关于人的摄影,本质上都企图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选择一组肖像照作为梅林村脱贫影像档案开篇的原因,因为在这场人类历史上困难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高的脱贫攻坚行动中,每一位村民和扶贫干部都是主角。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走访了广西梅林村的16 个自然屯,结识了很多当地村民,在征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为他们拍摄了肖像照。
第一次进驻梅林村调研,我便做了一个拍摄计划,我要把我在村中走访时遇到的人一一采访、拍摄下来,主要以环境肖像的形式拍摄。这样做的好处是,村民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面对镜头时不会显得过于紧张,拍出来的肖像更接近自然状态。我希望这些肖像能成为脱贫影像档案里的重要文献,因此在拍摄之前,我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脱贫故事,然后再选择一个有细节的背景来拍摄肖像照。我要尽可能地在这张肖像照里留下更多的真实细节,这些背景与村民脸上的坚毅表情都值得被看见、被留存。
©2018 年12 月,爬树的小男孩。村里有很多古树,孩子们喜欢爬树,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傅拥军摄影
令人宽慰的是,两年多来,随着扶贫攻坚工作步步推进,我看见梅林村村民的住所从阴暗潮湿变得开阔明亮,看见他们每天走过的道路从泥泞小道变成平坦整洁的大马路,看见贫困户的神情从忧心落寞到日渐展露自信。我尝试着用影像逼近这些身处中国最贫困地区人们的内心世界。面对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他们勤勉辛劳、脚踏实地,从不怨天尤人。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坚毅、乐观、勇敢的精神,并自然地散发出一种单纯、平和的气息。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曾经物质同样贫乏的我们,以及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日渐流失的单纯、平和的心态等那一部分东西。
梅林村的村民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他们值得被书写。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精神与尊严都应该被展现、被看见。
©2018 年2 月,春节期间回村的孩子。他叫谭民春,他非常开心平时能够跟随爸爸、妈妈在广东读书。傅拥军摄影
©2018 年7 月,山区的网络信号不好,村民们只能爬到高处上网。有的人来这里网聊,有的人来这里玩游戏,有的人来这里网购衣物,有的人来这里抢购高铁票。傅拥军摄影
还有一类肖像照的主角同样值得关注,它们是村里的植物、村里的动物、村里的房子。记得第一次去梅林村是冬季,入村之后,我发现这里的寒冬并非万物萧条,山上长有绿色的竹子,石头缝里还有嫩绿的秧苗,这与我出发之前从网上收集的“梅林村九分石头一分地,资源匮乏”的信息有所不同。后来我才知道,山间的那一抹绿意是前几年村干部带着村民种下的扶贫竹子。这些竹子虽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收入,但至少给贫乏的大山增添了生机。走进贫困户的家中,看到他们养了牛或羊,用他们的话说,这些牛羊也是“上面扶持大家养的”。贫困户如果养牛或羊,可以得到5000 元的扶持和奖励。梅林村的传统木结构房子很有特点,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或家禽。即便是新盖的楼房,有的依旧保留了这样的格局。有一次进梅林村,正好是春节,我走访了县城的脱贫安置小区,村民的新居门口都贴着感恩政府帮助他们脱贫的新春对联。我特意问了一下,这些春联都是村民自发请当地书法家写的。
肖,似也。我想呈现我所理解的梅林村肖像,并且要有仪式感。
谨以此献给梅林村,谢谢每一位梅林人。
©2018 年8 月,梅林村前任村支书阮世伯及他的妻子。他们非常勤快,想通过养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傅拥军摄影
傅拥军的梅林春天
郑晓林 /文
走在摄影扶贫路上的傅拥军背影
傅拥军曾凭借组照《西湖边的一棵树》《我好想爸爸妈妈》分别获得过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二、三等奖。前者,他用了数年拍摄西湖边的同一个场景,以“时间轴”来表现岁月流淌,山河永恒;后者,他以同一个简陋场景,不同的孩子和相同的老师,游离的目光和呆滞的表情,平静表象下更多延伸的“空间感”,表现出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孤寂与期盼。
2017年底,傅拥军告诉我,他即将参加一个摄影扶贫项目,那是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中国民协共同举办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对此,我充满期待,因为我知道,他对当下生活的那份人文关怀和温情,一直没有冷却。
2018年,傅拥军第一次走进广西百色田东县的梅林村,住进了前任村党支部书记阮世伯的家里。田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梅林村是县里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有14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2018年有421户、1915人,其中贫困户269户,1214人。梅林村有“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说法,没有溪流,长年缺水,无法种植杧果、香蕉这类经济作物,稀少的耕地面积、严重的石漠化等诸多原因导致梅林村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的泥潭中。扶贫攻坚过程中的困难多,问题也多,傅拥军选择拍摄这个村庄,作品呈现具有更多的意义。
村里的贫困户与牛合影,他养了2头牛,可以得到5000元的补助
在梅林村住下后,傅拥军参加了村里的党员干部大会,请全村14个屯的16个村民小组长介绍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村民,以便拍摄每一个屯的贫困户。为了保证拍摄的质量,他拟定了详细的拍摄提纲,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一户一户走访、拍摄,还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口述史记录,力求真实、精准,他希望自己能够记录梅林村的脱贫故事,他的影像记录能成为重要的脱贫影像档案。
傅拥军做到了。三年来,他走遍了梅林村14个屯,用镜头记录了梅林村脱贫路上的变化和发展,亲眼看见了梅林村“春天”的到来。
在傅拥军的镜头里,有过年回家的年轻人,有在古树上做游戏的孩子,有思念爸爸的留守儿童小班月,有平时几乎不出门、陪着患病妈妈看电视的罗家三姐妹,还有半山腰上蹭网、从拼多多上网购衣服的女孩。
傅拥军的镜头也记录了所剩不多的传统木结构房子,木墙上当地用来辟邪的一把剪刀,村里年纪最大的百岁老人,住在传统民居里的谭妈进奶奶,夏天拿着家常菜南瓜花、因残致贫的村民,与刚养的两头牛合影的贫困户,还有在外打工车祸致残、返乡养羊的韦金星。
傅拥军的镜头里,还有金锣舞传承人阮世伯夫妇,他们农闲时敲起了金锣;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派驻梅林村的第一书记、“90后”小伙子任强,和他负责帮扶的重点困难户合影;他记录了村里修建了新的小学,以及许多支教老师留下的感人故事;也记录了贫困户挂着的扶贫干部联系牌,特别是田东县脱贫办公室的脱贫倒计时牌,上面显示还有133天,任务紧迫,全县党员干部正全力以赴。
傅拥军在梅林的工作照
傅拥军用他的镜头告诉了我们,在这场脱贫攻坚行动中,每一位村民和扶贫干部都是主角,随着扶贫攻坚政策的步步推进,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三年来,傅拥军亲眼看见了梅林村村民的住所,从阴暗潮湿变得开阔明亮;每天走着的道路,从泥泞小道变成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贫困村民的神情,从忧心落寞到日渐展露自信。
2020年,一张梅林村小朋友在山顶用钉钉上网课的照片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继而,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栏目邀请了傅拥军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央视的报道使名不见经传的梅林村进入大众视野,傅拥军本人希望通过故事,让人们把视线投射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之所以要在山顶上网课,是因为村里信号不好,村民与外面联系时,有时候需要爬到高处才能有网络;很多学生没有智能手机,特别是一些家长开始外出复工,孩子们上课就更缺电子设备。看到这些情况,傅拥军除了把家里闲置的iPad送给了村里的学生,还把梅林小学四年级学生罗彩甜和罗彩妹姐妹俩的照片发在网络上,得到了中国铁塔田东分公司的关注,公司总经理专程去梅林村陇瓦屯慰问调研,并着手解决村里的网络信号问题。
梅林小学四年级学生罗彩甜和罗彩妹姐妹正在用钉钉上语文课。因为这张照片,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周刊》《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不同栏目滚动播放了梅林村相关新闻
除了罗彩甜姐妹外,梅林村还有许多留守儿童,让傅拥军时常牵挂。阮丽春、阮丽鸿姐妹的父母都曾在广东打工,原本已经脱贫。2016年春节前,其父母发生了车祸身亡,两姐妹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庭再次陷入了贫困;罗艳欣三姐妹也是深度贫困户,母亲还有智力障碍,她们家每天大门紧闭,三姐妹从不出门。
傅拥军在采访时发现,几个小女孩都很喜欢画画,于是他发起了“梅林村艺术计划”,让梅林村喜欢画画的孩子们画自己的屯,画村里的所见所闻,也画自己的生活,特别欢迎孩子们画出自己的心情和梦想,每周4幅,每幅画稿酬50元。傅拥军还特别要求他们每幅画不能重复,必须有题目和日期,还要签上自己的名字。
阮家姐妹和罗家姐妹目前都参加了“梅林村艺术计划”,还签了协议,获得了图画稿酬,这是她们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努力,挣到了钱来补贴家用。这些稚嫩的图画,与傅拥军在梅林村拍的照片一样,都将成为梅林村影像档案的一部分,也会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宝贵档案。
阮丽春很喜欢画画,这是她画的爸爸妈妈
通过三年的拍摄,傅拥军发现梅林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峰奇特,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天坑、溶洞、瑶族传统民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锣舞,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很适合开发自驾、探险、摄影旅游,会吸引很多喜欢深度游的都市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与村第一书记李艺认真进行了讨论,也做了实地的调研拍摄,并以杭州“西湖十景”为启迪,命名了“梅林十景”,目前第一景“崖壁牧羊”照片已经发布。
围绕梅林村的“影像扶持”开发计划,傅拥军还打算发起一个“梅林村游”公益活动,计划招募10位摄影师前往梅林体验,他自己作向导,开展以“乡村影像创作”为主题的工作坊教学,让更多的人走进梅林村,帮助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崖壁牧羊
在“扶贫”这个宏大命题下,摄影可以做些什么?在中国,拍摄贫困现象和贫困人口的照片不少,系统的影像记录并不多,傅拥军觉得应该花点时间去做这件事,这个主题值得长期关注,这不仅可以为这些贫困村留存一批珍贵的影像档案,还能记录文明进步的一个个脚印,留下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
梅林村所在的大山
一切关于人的摄影,本质上都在试图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傅拥军拿着相机跑到瑶山扶贫,用时间的厚度,沉淀乡村影像的密度;用影像的呈现,探索中国最贫困地区人们的内心世界。面对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他们勤勉辛劳,脚踏实地,从不怨天尤人;他们身上的坚毅、勇敢、乐观的精神,单纯、平和的心态,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日渐流失的精神底色。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傅拥军用镜头为这个深度贫困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脱贫影像档案,以艺术的力量开展了各类公益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给梅林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扶持。正如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所言,物质层面的脱贫今年肯定会完成,但在精神文化、心灵等很多方面的扶贫,却依然在长跑之中,这可能才是摄影师会打动我们的地方。
傅拥军还在梅林春天的村道上,一直跋涉……
编辑审核 / 李夏姗 郭珈汐